close

  重慶晨報記者 王珊 報道
  昨日,何梁何利基金2014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,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獲“科學與技術進步獎”。今年,全國有52人獲獎,卞修武為本年度重慶唯一一名獲獎者。而在今年8月,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曾簽署通令,其中,卞修武被記二等功。
  領完獎,卞修武第一時間趕回重慶,出了機場直接回到位於西南醫院教學樓內的實驗室,這間掛牌“國家973計劃腫瘤乾細胞項目”的實驗室常年通宵達旦。27年,話不多的卞修武就忙著做一件事:研究腫瘤內的血管,以求阻斷癌細胞的“補給線”。
  完全從零開始
  搞外快支持研究
  20多天前,得到獲獎的消息時,卞修武正在實驗室看病例切片,手機壓在一大疊資料中,這天,他走出實驗室時,已是凌晨兩點。
  10月24日,在實驗室見到卞修武時,他剛熬完通宵,整理出的研究資料隨後要帶到北京,與科研合作伙伴繼續討論,一周不回家,已是常態。
  “做病理研究,必須耐得住寂寞,受得了清貧,而且還有可能一輩子也論證不了你的研究。”這話,卞修武常說。
  1987年,平時不太愛講話的卞修武做了個大膽的決定——當年,西南醫院燒傷研究的名氣已在全國打響,不少人都在做燒傷的病理研究,而他決定做腫瘤病理研究,很多人難以理解。
  怎樣把癌細胞管住、管好,自此成為他研究的課題。那時,關註癌細胞的人很多,但研究腫瘤裡面的血管的,很少,可以查閱的資料也非常少,有時甚至需要打飛的去北京、上海的圖書館查資料,“冷板凳”一坐就是好幾年,完全是從零起步。
  “我的導師不是研究抗腫瘤血管生成的,科室里沒有這個科研項目。”卞修武說,那時,一個研究生的科研經費是2000多元,只夠買一把微量器,他通過顯微鏡照相等方法來增加收入,沒打算放棄。
  從1991年課題正式立項到1995年,除了導師的指導,卞修武一直處於單打獨鬥的狀態,日以繼夜地“研讀”顯微鏡下的腫瘤病理切片。
  質疑“世界第一人”
  首次提出異質性概念
  弗克曼教授是公認的世界抗腫瘤血管生成研究第一人,但按他的理論開發的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,被證明臨床用藥效果不佳。卞修武意識到,腫瘤內的血管可能具有不同的特性,他提出,“抗血管生成治療藥物研發策略和模型可能存在問題。”
  讀博期間,卞修武把“腫瘤分化和血管生成”定為自己的研究方向,並且更加關註“為什麼腫瘤里長的血管不一樣”。此時,卞修武有了自己的科研團隊。
  卞修武團隊在對5萬多例腫瘤標本病理切片進行逐一分析後,發現這些腫瘤的微血管形態、結構及免疫表型特征存在差異性,提煉出膠質瘤微血管的8種不同組織形態類型,同時發現它們與腫瘤分級及惡性程度密切相關。
  就此,卞修武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“腫瘤微血管構築表型異質性”概念,即不同腫瘤之間,血管存在差異性,不能用同一種藥物去抑制腫瘤的血管生成。
  2002年,卞修武受邀到美國健康研究院做專題學術報告。2007年,卞修武團隊從人腦少突—星形膠質細胞瘤中成功鑒定了僅占腫瘤細胞總量約1%的腫瘤乾細胞,兩年後,以卞修武為首席科學家的國家“973”計劃中首個腫瘤乾細胞項目在西南醫院啟動。
  突發麵癱、汽車丟了
  都沒法阻止他搞研究
  榮譽接踵而至,但在學生們的眼裡,卞修武是個可以不休息,在實驗室里連軸轉的鐵人,“要熬夜,沒幾個年輕人能拼得過他。”平軼芳是卞修武的第一個碩博連讀研究生,她說,老師的家就在醫院附近,步行不到10分鐘,但他經常在實驗室半個月不回家,“家裡人沒辦法,就只有來實驗室看他。”
  幾年前,卞修武突發麵癱,左眼眼瞼不能控制,此時,正是研究最為關鍵的時期,沒時間治療,他想了個辦法,乾脆用膠布將左眼上下眼瞼貼住,回到實驗室,又繼續研究他的病理切片。
  為了準備研究材料,卞修武曾在辦公室通宵達旦忙了3天,準備開車複印材料時,才發現停在外面的車丟了,他來不及報案,回到實驗室,又繼續趕材料,為此錯過了尋車的最佳時機。
  發生在卞修武身上的種種軼事,至今仍是實驗室里激勵年輕研究人員的最好素材。
  卞修武團隊究竟在研究啥? 斬斷腫瘤背後的黑手——腫瘤乾細胞
  經過多年研究,卞修武及其團隊發現,惡性腫瘤的轉移和複發是腫瘤乾細胞在作怪,它就像“種子細胞”,雖然只占1%,但它跑到身體哪個部位,就把惡性腫瘤帶到哪。
  卞修武用警察和壞人來比喻自己的研究:腫瘤乾細胞好比壞人,人體的免疫系統可比作警察,正常情況下,面對警察,壞人不敢輕舉妄動,但特定情況下,壞人會偽裝自己,逃過警察的追捕。不僅如此,腫瘤乾細胞還可以通過偽裝,誘導免疫系統中的部分細胞轉化,為其提供生長環境,這相當於讓警察叛變。一旦身體出現這種情況,整個機體免疫系統就會崩潰,腫瘤滋生,開始瘋長。
  而且在特定的條件下,腫瘤乾細胞可以長時間處於休眠靜止狀態,讓它能逃逸藥物等治療方法的“絞殺”,這也可能是腫瘤無法徹底根除的重要原因。
  卞修武團隊認為,在人體內,腫瘤乾細胞扮演著“種子”的角色,而新生血管則扮演“土壤”的角色。阻斷“補給線”,阻止這類血管新生,可能是腫瘤治療新策略之一。他們發現,腫瘤乾細胞吸收養分的能力超強,它們與新生微血管是“近鄰”,可以產生大量的血管生成因子,“引誘”血管延伸,向自己靠攏(旁分泌);腫瘤乾細胞還具有直接變為血管內皮細胞的潛能,直接參与血管生成(轉分化);此外,腫瘤乾細胞可以通過構建腫瘤細胞間通道,形成無內皮的“模擬血管”(血管擬態)。
  卞修武團隊首次提出並證明,腫瘤乾細胞觸發和參與血管新生的“三通路”假說,在世界上率先證明:腫瘤乾細胞是抗血管生成的重要細胞標靶。
  目前,卞修武團隊根據其基礎科研成果,進行藥物試驗後研發了抗癌藥物——諾帝。這將是全球首個針對腫瘤乾細胞的抗血管生成小分子化合物。按計劃,諾帝有望在2016年實現臨床應用。它能夠“誘導”腫瘤乾細胞變成普通癌細胞,同時讓面目各異的腫瘤血管逐漸“歸順”,使放療、化療和抗血管生成藥物重新有了用武之地。
  延伸閱讀>
  何梁何利基金
  延伸閱讀>
  有“中國的諾貝爾獎”之稱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獎,由4位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、梁 琚、何添、利國偉共同捐資,是目前國內規格最高的民間科技獎勵基金。
  何梁何利基金設“科學與技術成就獎”、“科學與技術進步獎”和“科學與技術創新獎”,每年評選一次,為保障何梁何利基金獎的權威性和評選標準的一致性,經評選委員會討論,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確定獲獎人,2001年、2002年均未產生“科學與技術成就獎”獲獎人。
  金
  求  (原標題:截斷癌細胞的補給線 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y39iyqvsd 的頭像
    iy39iyqvsd

    開幕活動

    iy39iyqv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